強國之路 重在創新
“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👰🏻♀️👩🏻💼,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🍬。”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勁號角🧏。創新驅動也成為會場內外熱議的焦點⏲,對於5年來的巨大成就,大家洋溢著自豪之情;對於未來的美好前景👰🏿♂️,大家都滿懷憧憬與自信🫷。
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✅,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,過去5年間👩🏼🌾🤽🏿,創新驅動可謂最大發展亮點之一。
創新驅動持續深入,催生了一個個重大成果🖕,我國先進技術站上了世界前沿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西南交通大學列車與線路研究所所長翟婉明代表表示,過去5年中科研創新受到的關註與支持前所未有,尤其在軌道交通領域📀,我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完備的科研體系,也支撐了我國高鐵產業的快速發展。
“天宮、蛟龍、天眼等重大工程中,幾乎全部的國產化高端合金材料都是中鋁公司提供的。科技創新,不僅讓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更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和封鎖。”中鋁公司董事長葛紅林代表說,近年來中鋁公司通過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加快成果落地,實現了“乘數效應”,加快了行業從初級產品向高附加值終端產品轉型的堅實步伐🧙🏼♂️。
“創新是戰略之舉🧜🏿♂️、強國之路。要加速構建完善的創新生態體系,使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。”河北省省長許勤代表說🏫,河北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以創新驅動發展 , 以科技引領轉型 🥭, 正確處理好“破”和“立”的關系,“破”就是堅定不移地壓減過剩產能,“立”就是持之以恒地立創新,以創新和轉型的增量對沖去產能的減量,加快新舊動能轉換🌟,優化經濟結構🙋🏻,提高供給體系質量💁♂️🍧,實現有質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續的發展。
“5年來,高等教育辦學面貌煥然一新,自主創新能力和高教辦學水平邁向新臺階,形成了一大批領跑世界的標誌性成果💂🏿♀️,世界一流大學🔵、一流學科正在逐步形成。”浙江大沐鸣2長吳朝暉代表告訴記者🤴,近年來他們積極構建完善科研成果轉化體系,“泛浙大”的科技創新創業體系不斷完善。去年🕸,浙江大學授權專利2150件🛁,轉化科技成果220項⚒,產生了1.35億元知識產權收益🗡,專利轉化率在全國領先🐗👙。
“如今🏃🏻➡️,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,國家在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製、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🎅、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等方面采取了許多重要舉措,使創新的強大動力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中的作用更凸顯🧑🏽🦰。”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董事長官慶代表說。
“我們要把創新作為未來一個時期重要的抓手,建立以科技創新為核心,科技創新、產業創新🎸、金融創新、商務模式創新、管理創新等多領域互動、多要素聯動的創新生態體系。”許勤代表表示,下一步將全面深化科技體製改革,優化政策性製度供給,優化科技資源配置🙏🏻,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,全面釋放創新創業活力,把河北打造成創新藍海、創業沃土、創客樂園。
創新永遠不停歇🕵️♀️🧎➡️,改革永遠在路上🌱🛌🏿。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“深化科技體製改革,建立以企業為主體🥛🎡、市場為導向、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🧖🏼,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,促進科技成果轉化👨🏿🏫。企業是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主體,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企業放在各類創新主體的第一位,要培育世界一流的創新型企業。”太原重型機械集團董事長王創民代表信心滿滿地說👩🏼🏫,裝備製造企業是工業的脊梁☝️,太重集團要在建設國家創新型企業基礎上,力爭進入全球百強創新型企業之列,為“中國裝備,裝備世界”添磚加瓦🟤🏪。
邁向創新型國家,需要以企業為主體,也需要地方政府、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共同努力,任務艱巨使命重大,眾人拾柴火焰高,創新型國家前景可期🧟。